51吃瓜出品短剧肥猫改编,51吃瓜出品短剧怎么下载|51吃瓜传送门_51吃瓜大瓜免费的吗?

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

EN

清明節(jié)里話悲傷

來源: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 時間:2024-04-04

“清明時節(jié)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”這兩句詩表達了在清明節(jié)陰雨的天氣里,失去親人的悲傷讓人像丟了魂魄一樣的心情。清明節(jié),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祭祖大節(jié),通過一定的祭司和哀悼儀式來紀念祖先和哀悼剛去世不久的親人。

生命歷程中總會經歷一些無可避免的傷痛,遭到突如其來的不幸打擊、或者痛失所愛。親友的突然離世(如意外事故,疾病,天災人禍等)可能是我們最難以承受的,您可能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悲傷、憤怒、內疚、自責、痛苦、恐懼、困惑等負面情緒,您可能會出現(xiàn)失眠、沒有食欲、健忘、多夢、哭泣、精疲力竭、頭痛、惡心等生理反應;您可能會面臨經濟、社會、家庭關系的改變,可能會需要面對法律訴訟等相關議題,也可能會開啟對人生的意義、生和死等人生課題的思考... ...

每個人都會經歷親友的死亡,無論親友以何種方式離我們而去,我們都會感到悲傷和憂郁。請嘗試著讓自己面對哀傷這個事實,面對才能開啟悲傷,悲傷是療愈的開始。居喪是您失去所愛的人之后的一種自然反應。您與逝者的關系越親密,此人對您來說越重要,那么您的痛苦也會越深。

居喪可能會出現(xiàn)如下表現(xiàn),這些都是居喪的正常反應。

生理方面情感方面認知方面行為方面
筋疲力盡憤怒健忘睡眠障礙
頭痛頭暈悲傷注意力不集中食欲改變
腸胃不適焦躁意識模糊社交退縮
心慌憋悶內疚注意力下降哭泣
肌肉痛絕望煩惱夢見死者
孤獨

居喪期(哀傷地圖):

1. 震驚與逃避:否認和質疑信息的真實性。

2. 面對與瓦解:體驗情緒上的痛苦,思念與尋找,面對實際紀念活動。

3. 接納與重整:與逝者告別,重拾自信,積極投入當下的生活。

每個人都在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度過居喪期。哀傷地圖只是一個大致的參考,人是有個體差異的,即便是一家人,居喪反應和表達方式也會不一樣。如果悲傷的表達遇到阻礙,通常會出現(xiàn)一些障礙使居喪期變長,也許會出現(xiàn)“延長哀傷障礙”或“創(chuàng)傷性哀傷障礙”。如果達到這個程度請尋求專業(yè)人士的幫助。


在事情發(fā)生后您可能會面臨的問題

1.死亡的調查和認定

通常情況下,突然的死亡事件發(fā)生后,除了搶救以外,還要保護現(xiàn)場,通知警察介入調查,排除其他非正常死亡的原因,通過法醫(yī)鑒定,最后由司法鑒定中心指定機構或醫(yī)院出具死亡證明。

2. 喪葬

您可能需要根據當地的風俗或慣例或您自己的想法來處理喪葬事宜,目前我們知道的可選擇的方式有骨灰盒存放、海撒、生態(tài)環(huán)保降解等。

3. 其他

與逝者有關的其他事情:如財產,工作關系,保險及社會關系等。

居喪期自助的方法:

1. 沉浸在各種復雜情緒中,這是正常、自然的。給自己時間,慢慢理解和接受親友逝去的事實。

2. 在居喪期偶爾出現(xiàn)自殺的想法是常見的。如果自殺想法持續(xù)或者有自殺計劃,請及時尋求專業(yè)人士的幫助,或告訴家人。

3. 在居喪期,盡量不做重大決定。

4. 分清輕重緩急,循序漸進處理每一件事情。

5. 照顧好自己,寬容自己。

6. 必要時尋求他人的幫助。

7. 不用害怕哭泣,淚水是痛苦情感的釋放。

8. 不必為在哀傷期出現(xiàn)歡樂或笑聲有內疚的感受。

9. 要意識到您的生活會從此改變,但終究會走出痛苦的陰影,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。


國際知名哀傷領域專家J.威廉.沃登認為,哀傷是喪失后的正常反應,哀悼是對喪失的適應,在這個適應的過程中需要完成一下四個任務:

1.  接受逝者已逝的事實

2.  處理哀傷的痛苦(疼痛)

3.  適應沒有逝者的世界(外部適應、內部適應、精神適應)

4.  尋找一個紀念逝者的方式,同時步入接下來的生活。


順利度過親友離世的悲傷一方面靠自己,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家人、朋友和社會其他支持系統(tǒng)的幫助。如果能夠獲得更多外在資源的支持,則有助于更順利地度過哀傷期,在自己很難面對哀傷的時候,請您向家人、朋友或社會上的支持系統(tǒng)尋求幫助。接受親友的離世需要一個過程,接受和適應親友離開之后各種關系的變化也需要時間,按照自己的節(jié)奏重建與逝者的關系,尋找到新的人生意義,繼續(xù)未來的生活。

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喪失親人的悲傷,悲傷是源于對逝者的愛,是失去摯愛親朋的痛苦的表達,人生沒有不散的宴席,有聚會時的喜悅,也會有分離的痛苦和悲傷。就像體驗喜悅一樣,全然的接納和體驗這份悲傷吧,不用害怕會被淹沒。善用身邊的資源幫助自己。我們一生都在成長的路上,經驗和智慧一般都是從磨練中而來。想哭的時候就哭吧,只是別忘了,哭罷了,繼續(xù)前行。帶著對逝者的愛前行。把您投注給逝者的愛的力量,給到自己或者去做一些對您和逝者來說是有意義的一些事情。

在諸如春節(jié)、清明節(jié)、親人的生日、忌日等重要的節(jié)日里,思念親人的悲傷會再度來襲,情感容易起伏不定,在這些日子里通過一定的哀悼儀式去表達哀傷,也是處理哀傷和逐漸適應沒有逝者世界的一種方式。在遵守國家規(guī)定,文明祭掃的方式里,請您尋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式去追思和紀念逝者,在這個萬物復蘇的季節(jié)里,也給自己的生活注入新的希望!


可以使用的社會資源:

1. 各地的心理援助熱線、比如:北京市心理援助熱線(24小時),010-82951332,此電話打的人比較多,撥打時請耐心等待。

2. 各地心理衛(wèi)生專業(yè)機構。

3. 政府機構組織的哀傷公益項目等。

一些關于哀傷知識的書《找到創(chuàng)傷之外的生活》《心理創(chuàng)傷療愈之道》等。